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强化师生思想政治引领,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党委宣传部联合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医院管理处、基建处、校团委等部门以及部分党支部于今年7月和9月分批次组织近千名师生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参观《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以沉浸式学习叩响历史之门,开启了一场直抵心灵的红色主题教育。此次参观作为万象城“铭记历史、树德励学”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引导广大师生在实践中提升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厚植家国情怀。


“铭记历史、树德励学”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行动剪影


长城计划临时党总支参观主题展览

基建处党支部参观主题展览
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氛围瞬间让师生沉静下来。师生沿着展览脉络,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从平型关大捷到百团大战,通过珍贵文物、历史影像和感人故事,深刻感悟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奋起、在牺牲中前行的伟大历程。大家驻足凝望,在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中体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在实物实景中感受抗战岁月的艰苦卓绝与民族气节。
参观结束后,师生们自发肃立默哀,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致以深切的哀悼和崇高的敬意。这趟红色之旅,早已超越“参观”的范畴——它是与峥嵘岁月的跨时空对话,是对革命信仰的沉浸式体悟,更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淬炼与精神重塑。

相关部门还将此次活动与主题团日、新职工培训以及医德医风行动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了思政教育引领作用。师生纷纷表示,要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青春奋斗践行“强国一代”的使命担当,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有机融入到学业和事业当中。
党委学生工作部梁岩老师说: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的出口,历史的烟云仿佛仍在眼前翻涌。于我而言,辅导员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做一名精神的摆渡人。我将努力帮助学生们在历史的坐标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让他们明白个人的学业追求与国家的战略需求、民族的文化传承紧密相连。
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娟老师说: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我要结合中医药事业在抗战时期的贡献,将中医药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医药文化,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实验室管理中心周梦菲老师说:我深刻体会到,和平年代的科研保障工作,同样是一种“筑城”。当年,先辈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卫民族存续的长城;今天,我们则要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高效的管理服务,筑起支撑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科技长城”。
岐黄学院25华佗2班谢怡墨同学说:在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厚重记忆的历史时刻,踏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气息瞬间包裹周身,我更懂得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重量。我们将把这份震撼化为实际行动,以专注求知、勇挑重担的青春姿态,告慰先烈,捍卫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岐黄学院25领军1班张鑫诺同学说:站在一方展柜前,玻璃下陈列的并非仅是泛黄的历史,而是一条横跨洲际的道义长河。中国的抗战,不独为民族存续而战,更是为人类公理而战。昔日烽火,先辈为民族觉醒打响第一枪;今日杏林,我辈当为攻克疑难、守护生命而打响每一枪。
护理学202502班李海德同学说:踏入纪念馆,一幅幅定格历史的黑白影像化作民族肌肤上真切的伤痕与温度;走出纪念馆,卢沟桥畔广场上的孩子们享受着触手可及的安宁。我将怀揣这份沉甸甸的感动,倍加珍惜光阴,努力成为一盏能发出微光的灯,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